每年的4月15日至4月21日,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。癌癥預防,責任在己。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癌癥的發(fā)生其實與不良生活方式都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。其中食管癌就與我們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。
食管是消化道的一部分,是一段長約25cm的管腔狀器官。食管癌,是指食管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。又稱食道癌,也叫噎食病。這類癌癥常見于愛吃腌制、過燙飲食、刺激食物,吸煙,重度飲酒,缺乏維生素攝入等等這一類的人群。食管癌按發(fā)病部分可分為上中下三段。以中段發(fā)病最高,近60%,下段近40%,上段約10%。我國是食管癌發(fā)病大國,全世界每年死于食管癌約31萬人,我國占其半數以上,尤以豫北地區(qū)為最高發(fā)。食管癌的死亡率占我國所有惡性腫瘤的第4位,男性發(fā)病率明顯高于女性,高發(fā)年齡段為60-64歲。
食管癌早期的癥狀一般都不明顯,主要表現為三感一痛。
從癥狀上來講,早期常見胸骨后燒灼感、摩擦感、食物通過緩慢或滯留感,以及針刺痛感。如果出現了進行性吞咽困難可能就意味著到中晚期了,這時候有哽咽癥狀還時常伴有嘔吐黏液。胸骨后、背部疼痛。常常因喉返神經受腫瘤壓迫引起聲音嘶啞,如果有食管氣管瘺,可表現出飲食嗆咳。食管癌多數沒有特異性體征,尤其是早期患者。中晚期患者有的會因長期進食困難而出現脫水、消瘦以及營養(yǎng)不良等。
由于食管癌隱匿性高,早期癥狀多不典型。因此,做好食管癌的篩查尤為關鍵。
正常情況下,年齡≥40歲,具有吸煙、飲酒、進食過快、喜食高溫食物、飲濃茶等不良生活習慣,建議行內鏡下食管黏膜碘染色。另外一種人群是,對于年齡≥40歲,來自食管腫瘤高發(fā)地區(qū),或是有食管腫瘤家族史,或者是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,比如說吸煙、重度飲酒、頭頸部或呼吸道鱗癌、喜食高溫及腌制食物、口腔衛(wèi)生狀況不良、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、既往胃切除術、萎縮性胃炎、口服雙磷酸鹽等,這些高危人群,建議每年行內鏡檢查,同時內鏡下食管黏膜碘染色。對于篩查患者病理為重度異型增生,或具有巴雷特食管未行內鏡下治療者,應行內鏡下每隔2cm四點位活檢,建議每年定期復查胃鏡隨訪。我們臨床上常用的有五種檢查方式。上消化道鋇餐檢查,上消化道內鏡檢查,超聲內鏡,CT,MRI和PET-CT。其中上消化道鋇餐檢查對于早期食管癌,尤其是局限于黏膜層的病變,優(yōu)于CT、MRI。
食管癌可分為原位癌、可切除食管癌、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、轉移性食管癌。由于癌癥的分期不同,治療方式也不同。
在治療上,包括有內鏡下切除(ESD/EMR/MBM)或射頻消融或冷凍治療、手術切除、放射治療、藥物治療、其他治療。原位癌患者比較常用的是內鏡下切除或射頻消融等微創(chuàng)治療,創(chuàng)傷小,恢復快,患者痛苦也小。針對可手術切除食管癌,以手術為主。放射治療包含:新輔助放療、根治性放療、術后輔助放療、姑息性放療。部分患者雖然有手術機會,但因為身體狀況差、不能耐受手術,可以選擇根治性放療,同時根據身體狀況和病情,可以選擇放化療同步治療或單純放療。放射治療在食管癌術后輔助治療中也有重要地位。對于局部分期較晚,以控制癥狀如吞咽梗阻等,可選擇姑息性放療。藥物治療:化療、免疫治療、靶向治療。化療可以分為術前新輔助治療、術后輔助化療、復發(fā)或轉移患者的姑息化療。新輔助放化療用于如病灶較大、局部分期較晚、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、手術完全切除有難度,需降期、縮瘤需要,由初始不可切除變?yōu)榭汕谐?,爭取手術機會。免疫及靶向治療主要用于術后輔助及有遠處轉移患者的治療。另外我們還有一些其他治療方式,像支持治療:營養(yǎng)支持、食管支架置入、營養(yǎng)管置入、胃造瘺等,緩解出血、梗阻或疼痛等癥狀,改善患者進食困難,待一般狀況好轉后,考慮綜合抗腫瘤治療。
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設立,是為了讓大眾正確認識癌癥,了解早診早治早預防的必要性。因此面對食管癌,生活中也需要做到以下幾點。
癌癥的一級預防是病因預防,二級預防是早診早治,三級預防是規(guī)范治療。那么對于正常健康人群預防食管癌也需要做到這幾點。養(yǎng)成良好生活習慣,作息規(guī)律,避免進食、飲用過燙食物,戒煙限酒、細嚼慢咽、盡量飲食清淡,少吃或不吃腌制食物、多進食新鮮水果、蔬菜,增強營養(yǎng),加強鍛煉等。